如果我们周末让小朋友在家里练习书法,估计写不了几分钟,就会说:妈妈,我写好久了吧,休息一下,可以吗?如果把他放书法班,他们周末在一起练习呢,估计可以写一个上午或一天,为什么会这样呢:一来是因为小朋友都在,有氛围;二来可以看到别的小朋友写的很好,自己写的不行,我需要多练习才可以;三来书法班有老师指导;四来老师会对大家进行评比、点评,写的好的会有小红星激励,所以他们能够坚持下来。
公司举办读书会,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。
同样一本书,不同的人去阅读,会有不同的心得和感受。我们很多人都读过稻盛和夫的《活法》这本书,书中每一个点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,但是,我们不可能都领会,只能领会其中的一部分,例如,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,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“思维方式”决定人生方向这一节,里面讲到“人生•工作结果=思维方式*热情*能力”,这个公式讲的意思是:如果思维方式不对,后面再如何热情,能力再如何强,都是没有好的工作结果的。例如我们都熟知的南辕北辙的故事,不管你的马有多能跑,最后的结果是离目的地越来越远。其实我们的工作也是一样的,例如UES24LB这个机种BSI假PIN拉拔不良,本来是设计不全影响作业进而导致假PIN拉拔不良的,如果我们分析是作业不良,这样的结果是:也许可以克难作业避免拉拔的不良,但是,这样做会影响我们的作业难度,提高我们的品质风险,影响我们的作业效率,增加我们的生产成本;也许就根本解决不了,产生的不良品就只有报废。
我在财务中心读书分享会中,让我学习到了另外一个知识点:有意注意。这个知识点,已让我铭记于心。有意注意,就是要求我们要有意识地去注意,抱着明确的目的,认真地将意识和神经集中到对象身上。例如丰田每天都在坚持的改善习惯中的“将工作分为三个部分”:有价值的工作,没有价值但又必不可少的动作和无价值又不需要的动作。10月19日在德珀的生产现场,就发现焊DC线时,那个作业员穿插DC后到烙铁焊接距离有点长,导致手要移动过去,这样就产生了浪费的动作和时间,而另外一个作业人员的距离就很近,这样就缩短了移动的距离,节省了移动的时间,从而也就提高了作业效率。其实生产现场有很多像这种可以改善的地方,问题就是我们有没有去有意注意。
由此可知,团队学习有利于我们加速学习和知识的吸收。
那我们如何加强团队学习呢?
第一、学习要有目标
因为有目标,才能随时检查学习的成效,才能知道学习的过程如何与工作相结合,才能够建立达成目标后的激励心态,时时抱着乐观的正向心态享受学习的愉悦。
第二、学习要有组织
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、提升技能、统一思想(达成共识),只有有组织一起学习,大家才有共同语言和共识。就像我们目前推行的精益生产,有很多人没有学过这方面的知识,那推行起来自然有很大难度,所以我们的成效不太理想。
同时,如果一个领导也共同参与了课程,那么在落实成效上绝对比没有领导要大,因为领导本身就是一个模范,有领导的支持容易有上行下效之功。
第三、学习要有制度
要制定一个严格的学习制度,持之以恒执行,例如制定学习计划和考核标准。只有考核才有学习压力,就像在大学学习,学习很宽松,但是考试不宽松,要拿到毕业证就要付出努力,不是你学习了就给你毕业证的。
第四、学习要有氛围
快乐是学习的促进剂,如果过程是严肃的,它立即影响创意的产生;相反,如果是快乐的,在学习分享中就会激荡出更多的火花,在轻松中学会并领悟到。
第五、团队学习,是开放的学习
不仅要个人学,更要集体学、互动学。开放学习,形在比较,贵在发现;发现经验、发现问题、发现方法、发现规律。
团队学习,重点在增强问题意识,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。团队学习,目的不只在于掌握知识,更重要的在于应用,让知识产生价值。
让我们一起通过学习改变命运!